2010年3月22日

專利新手區1: 忽視自己的發現,常常會導致巨大的損失

當我是研究生時,只注重跟老師以及實驗室學長姐的關係,只要是待過實驗室的人都知道,一個菜鳥研究生不靠學長姐的指點或老師關愛的眼神,很難生存下去。若執意堅持自己的理想,不顧學長姐的反對或老師的婉轉裝傻,最後只能落得黯然離去的下場。回過頭來,自己的理想也就不了了之。

為了最起碼的實驗室人權,通常一位研究生只能依賴老師給題目並乖乖地學習。這一段時間是基本功的練習,千萬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,等到努力了一段時間(大約半年到一年)後,大約可以自主獨立做實驗,但是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卻絲毫沒有累積。這是為什麼呢?因為大部分的研究生(99.99%)這時主要是聽老師及學長姐的意見做實驗,所以只是老師與學長姐的手足延伸。換言之,老師是腦負責出主意跟計畫,研究生負責做就對了。有點像當兵,班長叫你去打飯,你不能去掃地之類的情況。這樣將導致你的發現你自己無法解讀,你自己的心血你不知道能延伸到哪個方向比較有利。

通常99.99%的老師跟學長姐會針對你的實驗結晶以主流的看法解釋給你了解,若研究生自己不努力思考其他的可能性,只依據之前與老師或學長姐合作的默契,一副老師說的就是對的,那麼很多發現都會被忽略。但是,很多時候迫於自己的實驗室地位、畢業的壓力、學長姐利益的考量暫時還是先接受主流意見比較實際。但可以坦白來說,同一組實驗數據不同的解讀方式所得到的結論就不同。因此研究生在閒暇之餘可以試著用不同觀點來解讀實驗數據。更進階地一步,可以開始思考若這個實驗的結果是這樣,那可以應用於何種地方?多去思考這些問題,將有助於擴展自己的視野並用不同的角度來審視自己的心血。

因此,關鍵問題在於如何自我學習找出研究的出路?
1.與其他不同學科的研究生,組成讀書會,定期閱讀國際上有名的期刊,並簡報給會員了解,這樣不只訓練自己瞭解其他學科的進展,也可以觸類旁通;
2.搜尋相關專利,瞭解國際上的學者是如何保護他們的心血;
3.多參加其他學科的研討會,瞭解新知並認識其他學科的教授;
4.多主動聯絡自己知道的業界公司,爭取參訪的機會;以及
5.其他可能的方式(提供自我思考的空間)。

以我自己為例,研究生時研究的是Sumoylation,但我那個時候都沒有想過我的研究可以應用於何處?久而久之就自我放棄,認為反正做一做可以畢業就算了。直到後來我才發現,原來sumoylation可以應用於生物檢測的Kit。假設有專利保護我的心血,一套Kit賣1萬台幣,全世界一年賣1萬套應不成問題,若權利金只收10%,我可以一年不用工作就有1千萬台幣的收入。所以培養自己的視野,應該是一種穩賺不賠的投資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